京剧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剧种,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史上产生过大批优秀的艺术家,而每一位艺术家都曾有过学戏的阶段,大多数人也都在京剧社班中坐科学习的经历。如富连成社就曾培养了近七百名演员,下面就是盘点京剧二百年发展史上的著名科班与相关学校。


1斌庆社


1917年,“俞派”武生俞振庭与果湘林合作成立斌庆社,它位于宣武区和平门外大百顺胡同西口路南30号(今40号)。科班的学生以“斌”、“庆”、“永”三字排名,也有一部分演员不按科班的字排名。从科班走出的演员有陈斌雨、王斌卿、毛庆来、张永禄、杨宝森、石韫玉等,还有被称为“斌庆三春”的李万春、蓝月楼、耿长春。


这个科班有影响力的是1912年下半年邀请天津女伶来京,首开男女合演的先例。后来曾遭演禁止,便后退一步,以“坤角与坤角配出”、“不得男女合配”为演出规矩,但俞振庭与肃亲王有交,便通过这层关系废除了此约。斌庆社前后开办了13年,最后因经费不济而解散。


2富连成社


富连成应该是京剧史上最具盛名的社班。该社班由于商人牛子厚出资,叶春善筹办,成立于1904年,原名喜连升、喜连成。1912年,牛子厚将社班抓让给沈仁山、沈秀水,遂改名为富连成。1935年由叶春善长子叶龙章继任社长,1948年因无力营办而解散。


从1904年到1948年,富连成先后开办了44年。科班演员以“喜、连、富、盛、世、元、韵”取名,共培养了近七百名演员,如马连良、裘盛戎、谭世英、梅兰芳等。


3稽古社子弟班


这个科班设立在天津,由高渤海创立,尚和玉担任名誉社长,娄廷玉担任社长,副社长韩富信是富连成的。


稽古社子弟班本想按照“华、承、稽、古、博、学、通、今”招生,但只招生了“华、承”两科约一百名学员。1944年,稽古社子弟班解散。培养的学员有蔡宝华、贺永华、李承义等。


4厉家班


1936年厉彦芝在上海创办厉家班,抗日战争爆发之后,社班辗转在湘、鄂、黔、滇、川,最后落户重庆。科班前后延续了20年,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京剧表演人才。科班学员按照“慧、福”取名。从厉家班走出的演员有厉慧良、厉慧兰、王慧群、沈福存等。


5鸣春社


鸣春社是1938年李万春在北京大吉巷成立的科班,取名是取鸣举、万春之号各一字定名“鸣春社”。这个科班招收学员按“鸣、春、佳、乐”取名,但仅仅招生了“鸣、春”两约三百余人。社班走出的演员有李鸣杰、刘鸣洲、谷春章、贺春泰等。


6荣春社


该社是京剧“四大名旦”之一的尚小云于1938年所创立的班社。学员以“荣、春、长、喜”取名,但取名时第一科以“荣、春”、第二课以“长、喜”取名。社班走出的学员有蔡松春、尚长春、马长礼等。这个戏班前后共办了十年,于1948年年底解散。


7上海戏剧学校


上海戏剧学校由许晓初等人筹创于1939年,陈承荫任校长。这个学校不仅仅是教授京剧,还学习文化知识,实行走读制,招收的一百多名学员都以“正”字排名。社班中走出的学员有陈正岩、侯正仁、钱正伦等。这个学校1945年停办,也仅培养了一批学员。


8中华国剧学校


中华国剧学校地处上海,成立于1940年。学校主要教授京剧和昆曲,教学方法沿袭旧时科班制,李松龄任董事长,徐慕云任校长。招生的不到二百名学员都是按照“松”字排名,学员有关安、李松年、刘松岩、倪松海等。学校仅仅开办了6年,于1946年秋解散。


9中华戏曲专科学校


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成立于1930年,焦菊隐任校长,这个学校男女合校,不立卖身契约,不仅学京剧,还学专业课。招收的二百余名学员以“德、和、金、玉、永”取名,学校走出的学员有李德彬、李和曾、高永升等。学校学制六年,招生了五科,于1941年解散。


如上所列举的斌庆社、富连成社、稽古社子弟班、厉家班、鸣春社、荣春社、上海戏剧学校、中华国剧学校、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等9个京剧社团基本可以涵盖建国之前的京剧演员培养社班,这些社班为京剧与其他剧种培养了数千的优秀演员,为京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京剧也得以成为当今最具影响的剧种。